問:我好像可以覺察到我的意識思想,越來越能活在當下了。我的問題是,如何才能⋯⋯
巴夏:安駐於當下?
問:不是。我們的問題是關於潛意識思想。因為我相信,我能有意識的知道我想要什麼⋯⋯
巴夏:哦,是嘛?
問:是的,我能做到。我不想要很多消極的體驗,但是深植於潛意識的思想會擾亂我,我希望能釋放它們。
巴夏:那好。那就去釋放掉它們吧。
問:⋯⋯
巴夏:哦,你的麻煩就是難以釋放掉它們吧?
問:是啊,它們在我的潛意識(subconscious)裡。
巴夏:好吧。我的建議是:移除你頭腦中「潛意識」這個詞。我這句話有玩笑的成分,不過也有真實的成分在內。過讓我從這個方向來解釋吧。我們建議:不要急於消除你潛意識中的信念體系,而是去探索它們。它們並不是你前進道路上的障礙。去檢視它們、探索它們並整合它們,就是你人生的全部意義所在!
我們知道,你們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標,事業,以及你們要達成的夢想。那也很好。但是你們很多人只是把自己內在信念體系的觀點,當作需要移除的障礙來看待,就好像它們「不應該」在那裡一樣。
如果它們存在,就必有其存在的理由。但要點在於,你越是專注於通過檢視那些信念和定義來探索你是誰,你就越能不費力地轉變你的現實。但看似矛盾的是,你越是只為了去到「別處」而強烈地渴望轉化掉它們,越會減慢這個過程。
用你們的說法就是:活在當下,臨在於你之所是,——無論那是什麼,無論你有怎樣的信念,無論顯意識或潛意識信念是什麼,這些都不重要。無論那些信念是什麼,去接觸它們,探索它們,看它們是否服務於你,是否需要改變。這些工作本身才是要點
其它的一切都是這一特定行為的特定過程所產生的附帶效果。你們所說的「目標」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目標,它們是真正的目標的附帶效果;「真正的目標」就是瞭解更多的你是誰,並擴展關於你是誰的概念、信念以及定義。這樣,擴展你是誰的定義,將會自動的、毫不費力的容納所有你想要實現的所謂的「目標」。
你真的就只能處於「此時此地」,因為實際上你唯一能在的就只是「此時此地」。你現在不在別處,你永遠不會在別處,也永遠不可能到達別處。除了「此時此地」你無處可去。你知道,任何時候你看看自己身在何處,你只能是在「此地」,只能在「此時」,無論它可能會是何處。
所以,安駐於「此地」,安駐於「此時」,看清你的「此時此地」,接納你在「此時此地」。擁有它,然後檢視它,找出關於你此時此地的真實狀況。不要焦急的想離開當前的狀態去到「別處」或成為「別人」。只有通過愛此時此地的自己,你對自己的愛才足以允許你容納成為其他。
巴夏:前面這些能理解嗎?
問: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