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夏:因陀羅網

巴夏: 好。我會用它的古代形式來解釋,因為數十萬年前在你們星球上它就已經被理解,被知曉為「因陀羅之網」。因陀羅之網就像一張由許多珍珠組成的網,每顆珍珠都是完美的球形,每顆珍珠都完美映射出網上每一顆其它珍珠的影像。如果你能想像這一點,如果你可以觀想這一點,你就會明白,要瞭解網上面所有珍珠的信息,你需要做的全部,只是前往任意一顆珍珠,觀察它上面所有其它珍珠的倒影。你不需要跑遍所有地方,你只需觀察一顆珍珠,改變你觀察它的角度,就能擁有網上所有珍珠的信息,從一顆珍珠上。

「一切萬有」的存在,在物質層面上,是以那種方式來建構的,以全息的方式。每一個成分——你,我,所有存在,所有個體化的意識——包含著整體,但是也區別於整體,區別在於它是整體擁有的一個對自己的特定視角。它是一個倒影(映射),「無限存在」在你上面的倒影(映射),從一個特定的視角。我們全都是「一切萬有」擁有的不同觀看自己的方式、體驗自己的方式、知曉自己的方式、表達自己的方式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:「我們即一切萬有,一切萬有即我們。」。

在賦予力量的意義上,同樣要知道的是,並不存在分離。我們擁有與「一切萬有」的直接連接。而所有標榜自己為宗教的結構,傾向於對人們說,必須由他們來扮演個體和神之間的中間人——彷彿已有的直接的連接不存在一樣。這是我們表達我們與你們所稱「造物主」之間的關係,與你們星球通常表達其與與你們所稱「造物主」之間關係,的主要的不同。這有沒有充分地解釋這一問題?